防疫期间,学术不间断。为了传播肿瘤领域的新进展,同时介绍参一胶囊rg3的研究成果,亚泰制药参一“抗癌e站”线上直播平台开展了第二期直播会议,并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5月20日13:30—14:30,参一抗癌e站线上直播会议,邀请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华海清教授及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周文丽博士三位专家,就“抗血管治疗策略交流”展开了精彩的报告及探讨,其中刘基巍教授担任本次的会议主席。截止当日14:30直播结束,共有500人次观看直播。直播结束短短1天时间,目前已有80余人次观看了直播回放。精彩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刘基巍教授的主持下,首先华海清教授针对“肝癌治疗新思路:中药抗血管生成联合治疗”进行了报告。华教授从抗血管生成治疗、索拉非尼治疗在肝癌方面的研究及参一胶囊联合索拉非尼在肝癌治疗方向的探索三个方向作了详尽的报告。
报告内容涉及我国肝癌的流行病学、肝癌主要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难度,并指出抗血管治疗在肝癌领域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抗血管治疗的机制及主要信号通路。同时介绍了肝癌领域抗血管治疗的一线药物索拉非尼的研究成果及局限性,并就现阶段索拉非尼治疗的局限性而展开的联合治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寻找适合治疗方案不断的探索中,人参皂苷rg3脱颖而出。在华教授团队的基础研究中也证实了人参皂苷rg3联合索拉非尼、联合索拉非尼及奥沙利铂的三药、联合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的四药方案均显示出了优势。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的关键机制,持续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抗血管生成是肿瘤治疗的核心。近年来,人参皂苷rg3的靶向性作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是对erk、mek、wnt/β-catenin通路的一些研究。进展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1年, 探讨更有效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或联合小分子tkis治疗十分必要。那么,除了基础研究,同时也在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将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随着华教授的精彩报告的结束,周文丽博士就“肿瘤炎症微环境与抗血管作用机制的探讨”展开了阐述。肿瘤的治疗中,一方面是作用于肿瘤本身,另一方面就是肿瘤的微环境。周博士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讲解了抗血管与炎性因子、免疫的协同关系以及参一胶囊如何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作用。自20 世纪70 年代,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起重要关系,并提出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而达到治疗肿瘤效果的概念,抗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炎症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有临床研究证实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对比未服用的患者来说,5年os分别为75%和42%,生存提高了几乎一倍,其中,结直肠癌的获益最大。免疫微环境、炎症微环境及血管生成起到了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低氧低ph的肿瘤血管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造成杀伤肿瘤细胞的ctl t细胞(杀伤肿瘤最重要的细胞),以及一些抗原递质细胞比如dc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异常,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经过抗血管治疗,可以使抑制的免疫效应转变成刺激的免疫效应。随后,周博士系统的阐述了参一胶囊抗血管的作用机制及对肿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炎症因子影响,同时介绍了由孙燕院士牵头展开的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参一胶囊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对肿瘤微环境起着积极的影响。
会议最后三位专家对免疫联合抗血管在肝癌领域的的治疗前景进行了探讨。华教授表示,在肝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治疗始终是个热门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对于pd-l1阿特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预期疗效超过索拉非尼,展示出了较好的治疗趋势,为肝癌患者治疗较好的组合。另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三期临床也将启动。人参皂苷rg3作为有明确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单药就有较好的抗肿瘤、抗血管生成作用,联合免疫治疗也可能是较好的研究方向,在联合免疫治疗方面可以先开展基础研究后再来进行临床研究的应用。最后刘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对参一胶囊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上的作用给予肯定。
亚泰制药参一抗癌e站将不定期的进行相关的线上学术交流,期待您的长期关注!
会议视频详见医生专栏视频专区,可下载获取,期待您的关注!